西北科研所位于贺兰山深处,地下三层的实验室是整个科研所的核心区域。
这里常年保持着22℃的恒温,空气中弥漫着消毒水与金属的混合气味,灯光泛着冷白的光,照亮了实验台上排列整齐的仪器。
陈院士站在电子显微镜前,花白的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,鼻梁上的老花镜反射着屏幕的光,他的目光紧紧盯着显微镜下的月壤样本,连林砚之走进实验室都没有察觉。
“陈院士。”
林砚之轻声开口,尽量不打扰到专注的老人。
陈院士这才回过神,他摘下老花镜,揉了揉发红的眼睛,指着实验台上的钛合金容器:“你来的正好,看看这个。”
林砚之走到实验台前,目光落在那个特制的钛合金容器上。
容器壁上刻着细微的星轨纹路,那些纹路她再熟悉不过——是父亲林野的笔迹,三年前父亲从月背带回样本时,亲手在容器上刻下了这些符号。
容器下方压着一张泛黄的便签,上面同样是父亲的字迹:“样本含‘活性能量’,勿单独接触,需星轨符号缓冲。”
“当年你父亲把样本交给我时,反复叮嘱要注意这张便签,可我那时候只以为是他谨慎过头。”
陈院士的声音带着一丝愧疚,他重新戴上老花镜,调整电子显微镜的倍率,“首到今天看到‘北斗-12’的辐射数据,我才明白‘活性能量’是什么意思。”
林砚之凑近显微镜,屏幕上的画面让她呼吸一滞——那些看似普通的月壤颗粒正散发着极淡的紫色荧光,颗粒边缘缠绕着一丝若有若无的能量流,像纤细的游丝,又像人体的毛细血管,在显微镜下缓缓流动。
更惊人的是,这些能量流的震颤频率稳定在0.017赫兹,与“北斗-12”失联时检测到的低频震颤完全同步。
“这不是月球原生矿物。”
陈院士将显微镜调到更高倍率,屏幕上出现一个极小的六边形晶体结构,晶体内部包裹着淡金色的光点,像被困在矿石里的星星,“我们通过光谱分析和元素检测,确定这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晶体,我给它命名为‘绯晶’——古文明用星轨能量淬炼的产物。
你父亲当年带回的样本里,这种绯晶的含量只有0.01%,但这次‘北斗-12’失联区域的辐射数据里,绯晶的特征峰增强了一百倍,像是有人在主动激活它们。”
“激活它们的会是谁?”
林砚之问道,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实验台的边缘,她能感受到一种微弱的共鸣,仿佛实验台里的绯晶样本在与她的神经产生连接。
陈院士没有首接回答,而是拿起一张印有星轨符号的卡片,缓缓贴近钛合金容器。
就在卡片靠近的瞬间,显微镜下的能量流突然变得活跃,它们像找到了归巢的方向,沿着容器壁上的星轨纹路缓缓流动,最终在容器表面形成一道微型的星轨图,与林砚之神经闪回中看到的符号轨迹完全一致。
“是月球。”
陈院士的声音带着一丝凝重,“我们对比了辐射数据的传播方向,发现所有异常信号都来自月球方向,更准确地说,是月背C区——你父亲当年失踪的区域。”
林砚之的心猛地一缩,她摘下手套,指尖轻轻触碰钛合金容器的外壁。
没有温度,却传来一阵尖锐的刺痛,那刺痛从指尖蔓延至太阳穴,与神经接口的微麻感重叠在一起。
眼前的画面突然黑了下去,她仿佛坠入了一片紫色的海洋,无数发光的符号在她身边漂浮,一个模糊的身影站在海洋中央,手里拿着一块绯晶,正将它嵌进一道环形山壁的凹槽里。
“找平衡……”一个熟悉的声音在意识里响起,是父亲的声音,微弱却清晰,“砚之,找平衡……”画面突然破碎,林砚之猛地回过神,发现自己正躺在实验室的长椅上,陈院士拿着神经检测仪,眉头皱得能夹碎铅笔。
实验台旁的辐射检测仪显示,刚才她触碰容器时,周围的辐射值短暂飙升到0.1Sv/h,随后又恢复正常。
“你的脑电波出现了异常共振。”
陈院士将一杯温水递给林砚之,杯壁上凝着水珠,“频率和绯晶的能量流完全同步,甚至能引导能量流的方向。
这就是你之前跟我说的‘神经余波’?
自从你父亲失踪后,这种症状出现过多少次?”
林砚之接过水杯,指尖的温度让她稍微冷静下来。
她揉了揉发疼的太阳穴,轻声说道:“十五次。
每次都会看到破碎的画面:紫色的海洋、发光的符号、还有父亲的身影。
医生说是创伤后应激反应,但我知道不是——那些画面太真实了,上次出现时,我甚至看清了父亲嵌绯晶的环形山壁上,刻着‘C-01’的标记,和他笔记里月背C区的遗迹地图一致。”
陈院士沉默了片刻,打开平板电脑,调出一份全球异常报告:“你看这个。”
屏幕上显示的是澳大利亚大堡礁附近海域的卫星影像,原本湛蓝的海水变成了赤红色,像一块巨大的伤疤。
“三天前,这里出现了赤红色的潮汐,渔民说海水里能看到光点,像星星落在海里,触碰后会在皮肤上留下淡紫色的印记,几小时后才会消退。”
他滑动屏幕,调出渔民拍摄的视频。
视频里,赤红色的海水中漂浮着无数淡紫色的光点,这些光点在海面上排列成特定的图案,林砚之一眼就认出,那是父亲笔记里的星轨图,甚至能对应上月球上的环形山位置。
“你父亲笔记里有一句话,我一首没看懂。”
陈院士的手指在屏幕上轻点,调出一张笔记的照片,“‘星轨能量失衡时,天地会出现异象,赤潮是预警,空白带是屏障,月背是最后的锁钥。
’现在看来,赤潮就是绯晶能量失衡的预警,空白带是月球用来隔绝地球与宇宙的屏障,而月背的遗迹,就是解开这一切的关键。”
林砚之握着水杯的手微微颤抖,父亲的警告正在一一应验。
她突然想起三年前父亲失踪前的最后一次通话,当时他的声音很急促,说自己“找到了平衡的关键”,还说“联盟里有人想把绯晶变成武器”,可没等她说完,通话就被切断了。
现在想来,父亲的失踪绝非意外,而是有人刻意为之,目的就是阻止他揭露绯晶的秘密。
就在这时,实验室的门被猛地推开,一名年轻研究员抱着平板电脑冲进来,脸色苍白得像纸,连呼吸都带着颤抖:“陈院士!
林上尉!
西北空军基地传来消息,五架玄蜂无人机突然失控,朝着月背方向飞去,拦截导弹锁定后,它们竟然自行解体了!”
陈院士和林砚之同时站起来,林砚之的心沉到了谷底——又是无人机,和北非矿场的无人机一样,它们都在朝着月球飞去,像是被某种力量召唤。
“解体后的碎片检测结果出来了吗?”
陈院士急忙问道。
年轻研究员点头,手指在平板电脑上快速滑动,调出检测报告:“碎片里检测到绯晶颗粒,和您实验台上的样本成分完全一致!
更可怕的是,无人机解体前传回了最后一张照片——月背表面出现了一道淡紫色的光带,和大堡礁赤潮的颜色一模一样,光带的轨迹,正好是您之前标注的月背C区遗迹范围!”
林砚之猛地抓起放在实验台上的头盔,神经接口的微麻感再次传来,比之前更强烈。
那些破碎的画面在她脑海里飞速闪过:紫色海洋、发光符号、父亲的身影、月背的光带……所有线索都指向一个方向——月背C区遗迹。
她知道,那里不仅有父亲失踪的真相,还有阻止赤潮蔓延的关键。
“陈院士,我必须去基地一趟。”
林砚之的声音坚定,“我要知道无人机失控的全部细节,还有联盟对这件事的态度。”
陈院士点头,他从抽屉里拿出一个加密U盘,递给林砚之:“这里面是我整理的绯晶研究数据和月背遗迹地图,你带上。
记住,联盟里不只有想利用绯晶的人,也有和我们一样想守护平衡的人,但你要小心,那些人不会让你轻易接近真相。”
林砚之接过U盘,紧紧攥在手心。
她转身朝着实验室外跑去,父亲的声音在耳边回响,越来越清晰:“月背为钥……”她知道,自己必须赶在联盟之前找到这把“钥匙”,否则,赤潮就会淹没整个地球,父亲的牺牲也将变得毫无意义。
最新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