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作品出炉,欢迎大家阅读我的作品。
希望大家能够喜欢,你们的关注是我写作的动力。
我会努力讲好每个故事!
脑子存放处(免费版)暮春的雨丝斜斜掠过琉璃瓦,将宰相府后院的芭蕉叶洗得油亮。
钰薇提着食盒穿过抄手游廊时,裙摆扫过廊柱上缠绕的绿萝,带起一串晶莹的水珠。
她今日穿了件月白绫罗裙,领口绣着缠枝莲纹样,是苏州织造新贡的料子,方才母亲还笑着说这颜色衬得她愈发像雨后的玉兰。
“小姐慢些走,当心脚下青苔。”
身后传来绿釉细碎的脚步声,小丫鬟手里捧着件银丝披风,额前的碎发被雨雾打湿,黏在光洁的额头上。
钰薇回头嗔怪地看了她一眼:“父亲在书房肯定等急了,昨儿就念叨着想吃城南张记的桂花糕呢。”
她提起食盒的一角晃了晃,里面传来瓷碗轻碰的脆响,“我特意让厨房温了杏仁酪,配着糕吃正好解腻。”
说话间己到了书房外的垂花门,守在门口的小厮见了钰薇,忙躬身行礼:“小姐安。
相爷半个时辰前被宫里的人叫走了,说是户部递了急件。”
“宫里?”
钰薇略感诧异,抬手将鬓边的珍珠流苏别好,“那我把东西先搁置在案几上吧,等父亲回来再吃。”
她记得父亲昨夜批阅公文到三更,眼下怕是又要忙得忘了时辰。
小厮正要推门,却被钰薇拦住:“不必了,我自己进去就行。”
她自小在这书房里玩大的,父亲的书架第几层摆着《资治通鉴》,第几格藏着江南送来的新茶,她闭着眼都能说上来。
推开厚重的梨木大门时,一股淡淡的松烟墨香混着檀香扑面而来。
书案上堆着高高的奏章,镇纸下压着半张写了字的宣纸,砚台里的墨汁还泛着水光。
钰薇将食盒放在窗边的矮几上,转身想替父亲把散乱的书卷理一理,目光却被书案一角的密函吸引住了。
那信封是暗黄色的,边缘用火漆封口,上面没有署名,只画着一只衔着橄榄枝的鸽子。
钰薇认得这是吏部密函的标记,寻常时候父亲从不让旁人碰的。
她本想移开视线,手指却像被磁石吸住一般,轻轻碰了碰信封的边角。
就在这时,一阵风从窗外吹进来,密函的一角被掀起,露出里面的几行字。
“黄河汛情加急,河工银两却屡屡被扣……堤坝所用石料皆为劣等品,恐有溃堤之险……苏州织造李嵩与河道总督暗中勾结,此事牵涉甚广……”钰薇的手指猛地僵住,血液仿佛瞬间冲上头顶。
她从小在深宅大院里长大,听惯了吟诗作对,看惯了风花雪月,从未想过朝堂之上竟有这等龌龊事。
黄河两岸数十万百姓的性命,在那些贪官污吏眼中,竟抵不过几箱金银珠宝吗?
她踉跄着后退几步,撞到身后的书架,几本厚重的典籍哗啦一声掉在地上。
绿釉在门外听见声响,连忙推门进来:“小姐,怎么了?”
钰薇慌忙转过身,用衣袖擦了擦眼角,强作镇定地说:“没什么,不小心碰掉了书。”
她看着案几上的食盒道,“我们先回房吧。”
回到闺房,钰薇屏退了所有丫鬟,独自坐在梳妆台前。
铜镜里映出她苍白的面容,平日里灵动的眼眸此刻却布满了愁云。
她想起去年随母亲去城外的慈云寺上香,路过黄河岸边时,看到的是一片丰收的景象。
两岸的百姓们脸上都带着笑容,孩子们在田埂上追逐嬉戏,老人们坐在柳树下摇着蒲扇聊天。
可若是黄河真的决堤,那片欢声笑语之地,转眼就会变成人间炼狱。
最新评论